第一章

    津市,政府。会议室。

    “陈先生,郑明短时间内可能无法来津市了。但是与津市合作的项目不会有问题。这是他全部技术文件,请您转交给他在这边团队的负责人。郑明会每天通过互联网和这边进行沟通。只要咱们的第一批试制的产品面世,公开销售,他就能从美国赶过来了。”杨琨充满歉意的和陈书记说道。眼看项目上马,首席科学家却无法前来,这的确像一个笑话。可面对国家意志,郑明也实在没有办法。更何况现在的美国正在大选的关键时期,自己想要帮忙也没办法做到。无论是布朗还是拜伦都不会在这个时候放郑明到中国,否则这都是对方对自己的攻击点。要知道他们可以将郑明的关键性多大一万倍,然后大书特书中国阴谋。这都是为自己获取选票的方式。

    其实在郑明刚刚和黑西装谈完话,发现自己无法进入实验室的时候,马上就做出了最妥善的解决方案。这个实验室根本就是他的,里面所有的设备没有人比他更熟悉。他最清楚,在实验室后面有一个只有自己掌握的无线路由器,这个路由器是他亲手安装的,就是为了在实验室里太闷的时候,可以在外面的草坪上呼吸着新鲜空气继续工作。

    他第一时间连上这个路由器,然后将自己在实验室内的资料全部下载到了自己的电脑里,一些涉及到自己没有公开的新技术的内容,也直接从实验室的服务器里删除。而这一切完全在所有人神不知鬼不觉之间就已经完成。

    回到自己的家中,他没有用公开的社交软件和手机与杨琨联系,而是很简单的编写了一款即时通信软件,将软件直接发给了杨琨,实现了两个人之间点对点的联络。而后将自己的所有研究资料都直接传到了在中国的杨琨。因为郑明知道,不管这些资料存储在美国的任何一个角落,可能都会被发现这些事情的美国官方找到,但是这些资料一旦到了中国的某一台电脑上,美国人就算有再多的想法,也根本无法处理。更何况他已经指导杨琨在下载完这些资料之后,马上存储到一个u盘里,然后再存储到一台不联网的设备里做好备份。

    郑明原本打算楞闯海关试试是否可以出境,但却被杨琨拦住了。杨琨很清楚局的能量,对方说限制他的出境,就确定他根本不可能离开美国,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硬闯海关,还可能引来更进一步的关注,倒不如安静的在美国呆着。静静的等大选有了结果,那个时候自己就不会成为总统候选人角力的筹码,也不会成为美国对中国攻击的炮弹。

    当然,郑明很着急什么时候可以来到中国,毕竟自己的项目马上就要开始实施,如果自己到不了现场,一定会有所影响。但杨琨给出的答案是让他在国内的团队,想尽一切办法先小批量的,哪怕是实验室环境下试制出一款模块化产品,然后直接向国际公开销售。美国对中国一向是如此,当一样技术中国没有的时候,会拼了命的封锁,拼了命的的提高价格,谋取疯狂的利润。可是当一旦确定中国掌握了这项技术之后,就拼了命的降价,拼了命的倾销,拼了命的合作,希望挤压中国本土研发热情。而那个时候,自然对他也就没有那么关注,再控制他也没有了实际意义,也就会将他放回来。

    在处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郑明自然是相信杨琨的判断,所以两人经过了几天的沟通之后,才有了杨琨代表郑明与市政府沟通的这一幕。

    将来龙去脉和市政府说了出来,陈诚表示出了相当的理解,对杨琨的做法也表示绝对的支持。同时还表示如果郑明在美国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都可以向中国使馆提出,他会提前和中国使馆做好沟通。

    关于郑明的事情谈完,杨琨直接又从包里拿出了几个装订精美的册子,向眼前几个津市的领导每人递上了一份。说道:“陈先生,各位领导,这是我这几天做的一个东西,想给您们做一个参考。这也是我之前两个月在中国各地转了之后,结合我对天津本地感受的一些想法。虽然以个人名义发布“蓝皮书”显得有些儿戏,但我仍然以这种形制提交给您。”

    《津市城市文化发展蓝皮书》

    看着这个标题,陈诚很郑重的翻开了第一页,看向了蓝皮书的前言。

    前言

    城市是人的集群。在很大程度上,一座城市承载着一个人的生命闭环。

    在这样的概念下,城市最基本的能应该是满足每一个市民个体生活需求。抛开满足一个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个体经济发展之外,一个城市能否给人民带来幸福感,能否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能否为人民带来心理上的愉悦和放松,也应该是城市规划、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结合在津市生活的实际感受。对比在中国其他省市、地区的调研总结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生活体验,以群体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以“更具幸福感,更适合生活”作为核心目标,特发布此蓝皮书。

    津市,建城600余年,在中国虽算不上“古城”,但具有独特的文化基因。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原因,简单可以用十六个字形容,南北通衢、东西合璧、古今交融、包容并蓄。

    从历史角度上看。津因建卫而城,作为最早的“军事单位”,津市早期本身就是由大量以徽省为主的的外来军人和随军人口组成。这一点从津市方言、饮食结构等方面可以明显感觉津市与周边城市的不同。甚至成为了周边地区中以“水稻”为主食的孤岛。同时,因京杭运河,津市成为拱卫首都重要码头,成为江南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一个交融点。津市饮食的代表之一“包子”就是最明显的例证。津市包子就是典型的江南饮食和北方饮食结合而来。码头文化也成为了津市本土文化中最核心的基因。

    封建社会末期开始,津市被列强强占九国租界。在津市外来文明迅速和国内文明产生交融,形成了特有的中西合璧的文化现象。津市的五大道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一段不同的故事。而作为中国进行洋务运动最早,开展现代教育最早的城市,兴起工业最早的城市,津市又有了一种独特的“洋气”,在很长一段时间,津市是世界上最繁华的超级都市之一。改革开放后,津市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又带来了新的一次文化的碰撞和结合。

    可以说,津市拥有中国城市中最丰富的文化基因。码头文化为核心,与多种文化的碰撞融合的津市文化标签的孕育下,养成了津市人民“仗义、乐天、积极、洒脱、坚韧、勤劳、善良、明理”等一系列优秀的品质。这些品质在津市特有的语言体系中,被一个词语所概括:“讲究!”,而“讲究”这个词语,也成为“活在津市”的生命标签,是津市与其他城市文化的差异化的重要内容。

    可近年来,随着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大幅度加快,现代化国际都市的格局已经形成。但不得不承认,一些属于津市特有的生活气息,文化气息也在逐渐减弱。楼越来越高,路越来越宽,车越来越快,人越来越多,生活节变得快、更快,生活压力变得高、更高。而津市生活的那种“讲究”的烟火气,越来越淡。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快节奏的工作必须有慢节奏的生活调剂,才能激发内心的愉悦和幸福感。在不断的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让城市更具有适合生活的烟火气,同样重要。而城市的烟火气,会让城市更适合生活,本身也会助力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最直观的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放眼全世界,最不缺的就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当今时代,没有人会因为想要看高楼大厦而旅行。旅行的目的是感受不一样的生活。而这种不一样的生活,就是属于不同城市特有的“烟火气”,而津市的烟火气的标签就是“讲究”。可以说,津市从文化基因上丰富多彩,超过国内所有地方。无论从美食、艺术、建筑、历史、风貌、人文、乃至现代化体验上都具有很强的可挖之处。可是翻开国内主流的旅行APP,对于津市的旅行介绍,往往都在三天之内。这就说明津市在本身城市文化的挖掘中的不足之处。

    比美食,津市在中国北方首屈一指。一些原本是津市发源的美食,现在却被贴上了其他地区的标签发扬光大,比如烤鸭、水爆肚等等。可即使是现在仍有生命力的津市美食,也远比以美食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的成都、重庆等地丰富。比人文艺术,津市是曲艺之乡,拥有最高水平的表演艺人和最具审美的观众,可目前除了零散的几个相声茶楼,对于本地人文艺术的挖掘太显薄弱。比建筑风貌,津市九国租界,号称万国建筑博物馆,几百年的老宅子也为数不少。只说五大道的建筑,与鼓浪屿相比要丰富多彩不知几许,可对游客的吸引力却相差也不知几许。

    归根结底,是城市文化的标签变淡。城市的烟火气减弱。城市文化基因的内核丢失。可这种丢失,绝不是消失,这种文化标签,城市烟火气和城市文化基因的内核,一直潜藏在每一个津市人的精神之中,只要有意识的引导,就可以让这种能带来城市生活气息,带来城市幸福感的烟火气重新点燃。无论在让市民感受更好的“生命闭环”,还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市民的幸福感都有极大的意义。

    以上也是本蓝皮书编写的初衷。希望可以作为城市规划参考。

    看完蓝皮书的前言,陈诚又翻了翻后续的内容,而后对杨琨说道:“太好了!太好了!正是我们需要的!你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呀!我们一直在将经济社会发展放在太重要的位置了,真的忽视了你所说的这个烟火气!烟火气这个词很好!没有烟火气哪来的安居乐业。你这个蓝皮书我会仔细研究,仔细参考。你能帮津市想到这些,做到这些,我很感激!”

    杨琨笑道:“也是献丑了。其实这也是我未来希望在国内发展的方向。”

    她向陈书记说道:“您知道我是做群体心理学研究的,之前在海外做竞选顾问,其实是引导选民支持我服务的政客。但国内的确没有竞选顾问的生存土壤,所以我换一个思路,是希望百姓认可一座城市。而我选择的方向并不是通过心理暗示引导百姓,而是根据我的研究,告诉政府百姓的心理需求,争取让政府可以更具方向的执政。这次的蓝皮书是一个泛泛的,从整体上的一些分析,而接下来我会做一些更具体的,更具有现实意义和作意义的建议,我会将他作为我的研究方向,仍然是群体心理学,但是却是引导政府靠近百姓的群体心理学研究。”

    “这个思路好!”陈诚直接拍手说道。“官员执政,最怕的就是想当然,最怕的就是我认为人民需要什么。自己认为的事情太主观了,需要你这样的专业人才的分析,这样能让我们的执政更贴近切实所需!我最喜欢你的一句话,你不是引导百姓靠近政府,而是引导政府靠近百姓!就是要这样,执政不能是让百姓到我身边来,必须是我们要到人民中间去!小杨同志,我支持你的课题。别的地方我不敢说,但是津市愿意为你的研究成果付费!但是还是那句话,别太贵了就行!”陈诚哈哈笑着。

    同样,杨琨也长出了一口气。听到陈诚的话,已经证明自己选择的这条道路是切实可行的,是走的通的。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至少自己将要做什么了。

    “小杨,现在我这边就有几个课题,你回头看一下,哪个有兴趣的话,现在就可以开始工作!你不理解一个官员的压力,我们的一个不科学的决策,可能会带来深远的不良影响。一个及时的,科学的,有条理的意见,可能能为我们挽回巨大的损失,也可能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契机。我希望你能和我们一起,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我们革命分工不同,但是为了津市好的心我相信没有任何区别。”

    这次谈话之后,杨琨有半个月没有和市政府联系。她却不知道她的那本“蓝皮书”究竟带来了多大的反响。她原本只是试试水的一些建议,却成了津市最高会议中研究的内容。她给陈书记的那本蓝皮书,不知道被翻了多少遍。每一页上的批示批注,都快赶上了蓝皮书本身的字数。而一些显而易见,而且又方便实行的建议,已经在这几天内下发到了直接的主管单位,直接研究推动执行。整个城市犹如一座无声却很高效的机器,快速运转着。

    而最近几天,在城市中,一些研究民俗文化的专家学者们,已经在市政府的组织下展开了多次的座谈、论证,开始仔细的提炼着杨琨口中“讲究”的天津烟火气,一份一份的方案,一天天的汇总到城市的最高决策层之中。

    就当杨琨以为自己的蓝皮书已经石沉大海的时候,一封邮件让她感觉到了津市政府惊人的实干精神和超高效率。这份邮件足有70几页,是结合者杨琨所提出的“蓝皮书”中内容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做法的草案,这是市政府发给她的征求意见函。

    仔细看着这封函件,杨琨除了感动之外,还升起了一丝苦笑。自己只是起了一个头,却没想到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被津市政府做了如此扎实的补充和完善。一系列原本自己只是提出问题,却没有想好怎么解决的内容,在这封函件中都有了可执行性很强的方案。一些自己根本没有想到的问题,在这封函件中也都得到了体现,甚至拿出了解决的方式。

    想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美国,别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百姓,就是一个议员的提案,想要得到这样的一个回复,快的话也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先别说做进一步的研究,只是这个提案是不是能够上报,就要经过议院里几个党派的推诿、扯皮、攻击,大家得先商量好了不同党派的权力比重,后续的利益分配才可能到上报的过程。而在后续的研究中,党派之间的博弈,政客之间的算计又会连番上演。即使这一切都很顺利,在执行的时候,只要有一个人反对,向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可能整个方案又会打回来重新沟通。杨琨太明白在西方的政治体系下,想要做出一些改变现状的事情,究竟有多么复杂,多么困难。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体育场准备翻修,先要将旧的体育场拆除。就这样的一个事情,在西方国家可能要经过长达10年的讨论才能动工。而在中国,从项目立项开始,可能半年之后新的体育场就已经展开了揭幕战。而西方一个国家的一座小火车站需要迁址提升,这件事情已经讨论了12年的时间,现在仍然还没有动工。想想中国,高铁修通了全国也没用这么久的时间。

上翻页

菜单

下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