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目光灼灼,有了汉中之战的前车之鉴,他对刘禅充满期待。 可刘禅却是被他盯得有些发毛,心中忍不住暗暗腹诽。 【不是吧?诸葛亮这是什么意思?怎么忽然对我的意见,关注起来了?还是他想要考较我?】 听到刘禅心中所想,诸葛亮竟又一次会错了意。 刘禅原本只是不解,可一字一句落在诸葛亮的耳朵里,却全都成了戒备和自卑下的多疑。 为了不暴露自己能听到心声的秘密,诸葛亮故意将时间抻得久了些,这才开口安抚。 “公子不必多想,亮只是觉得既然是军国要务,公子身为主公嫡子,理应早些接触。 今我也只是闲谈,公子大可畅所欲言,不必有任何负累。” 说完,诸葛亮更是难得的露出一丝笑容。 只是他的这种反应,落到刘禅眼中,却更是觉得别扭。 【他今天是怎么了?怎么感觉怪怪的?】 【还有,那是什么眼神?怎么总感觉他不怀好意?】 诸葛亮听到这些,袍袖里的拳头,几乎快要捏出响声。 他是真没想到,刘禅的疑心会到了这种程度。 但转念一想,以刘禅的处境,多几分疑心、戒备,倒也不是坏事。 就在他想再度鼓励刘禅时,刘禅却突然主动开口。 “二叔嘛,他当年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 白马坡时诛颜良斩文丑,为寻我父亲,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似二叔这般武勇,该算得上是武勇无双、威震华夏。 赤壁之战后,华容道旁释曹,虽有以私废公之嫌,却也算是全了大义。 这样的人去镇守荆樊之地,自然是最为合适不过。 想来有二叔在,江东那边也不敢造次。 至于曹嘛,他才在汉中大败,已经伤了元气,想来一时半刻,也不可能去对荆州下手。” 诸葛亮闻言,表面上倒是没觉得怎么样,可心中却隐隐有些失望。 然而不等诸葛亮回应,刘禅便继续补了一句,仿佛是在确认什么。 “嗯,有二叔镇守荆州,必然可以让咱们高枕无忧。军师也可以着手准备,下一步的北伐,或是安抚地方了。” 这一次,诸葛亮倒是有些惊讶。 他原本已经有些失望,可听到刘禅后面的话,失落的心情,又略微得到平复。 就在他心中百感交集时,刘禅的心声却再度响起。 【也不知道诸葛亮会不会相信我啊,以关羽的本事,要做出征讨伐什么人,或许是个上等的选择,可要他镇守一方,还是有些吃力啊。】 听到动静,诸葛亮瞳孔微缩,强压住心底里的兴奋。 刘禅此刻,还没意识到诸葛亮的反常,心中仍在自顾自地继续分析。 【荆州之地,在孙权君臣那里,始终是个绕不过去的疙瘩。况且孙权若想进取,便必然得找到一个突破口。虽说曹新败,可用江东兵马进取中原,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唯有夺取荆州,以襄樊之地立足,才能谋取进一步的行动。】 想到这里,刘禅心中微微有些兴奋,仿佛已经看到荆州大败,关羽被杀后的种种。 虽说之前他没能影响汉中之战的结局,可这一次,刘备一方原本就是失败者。 他即便什么都不做,刘备也赢不了,他自然没什么需要顾忌的。 【关羽心高气傲,又不屑于和士大夫为伍,荆州军中有那么多世家子弟和读书之人在,他不去结交。偏偏和行伍交好,只怕用不了多久,便会结怨于军中文人,以及荆州的世家大户。】 诸葛亮心中一沉,他自己在荆州居住多年,加之也是文人,自然最是了解,文人的脾气、性格。 他很清楚,别看平日里,文人讲究风骨和光明磊落,可背地里,若真想弄死一个人,却是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想想关羽以往的表现,诸葛亮心中越发觉得担忧,同时也对刘禅的识人之明,感到震惊。 不过,更让他震惊的,却还在后面。 他心中感慨时,刘禅却已经在心里,继续分析了下去。 【更重要的是,孙权的基业来自父兄的积累,手下又用了一票江东氏族,关羽最是看不起这些人,更不可能对孙权有多重视。 只怕他根本就没把江东放在眼里,更不可能将其视作敌人进行提防。 说不定什么时候,他就会得罪孙权,甚至坚定孙权和曹联合的战略。】 【用这样的人镇守荆州,想来用不了多久,荆州便会丢失,关羽也必定要因为自己的傲慢,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诸葛亮听到刘禅的心声,只觉得脊背发凉。 他的战略眼光,算得上当世翘楚,自然只要简单复盘,就能发现,孙权已经被困在江东,想要进取,只能对荆州下手。 再仔细揣摩关羽的性子,他很轻松的,便确定了刘禅心底所想,并非是危言耸听。 可如此一来,问题也是随之而来。 他有些不解,刘禅明明腹藏韬略,为何却一定要装傻充愣,甚至是不断自污。 况且刘备也算是眼力独到,为何会始终没有察觉刘禅的伪装? 他这边心中费解,刘禅心里也在郁闷。 想想自己之前的计划,明明已经十分完善,只要刘备撤兵,那么蜀汉至少要提前十年灭亡。 可结果刘备赢了汉中不说,居然还俘虏了夏侯渊,收拢了大批降卒。 更要命的是,诸葛亮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把劳推给自己。 他原本可是只打算在幕后,悄悄谋划,尽快让天下一统。 可现在自己很有可能会被推到前台,到时候,有些事他即便想要捣乱,也得是束手束脚。 越是如此想,刘禅心里便越是郁闷。 他朝诸葛亮一拱手,道:“军师若是没别的事,那本公子便先回去了。” 说完这话,他也不等诸葛亮回答,便自顾自地转身走了。 诸葛亮原本还想去追上刘禅,可才走了没几步,耳畔便突然响起了刘 禅的一句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