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关于御驾亲征之事,是不是再考虑一下?现在大军才刚刚攻入粤省,还没有完全掌控整个粤省。甚至还不知道粤省有多少潜伏下来的敌人。陛下贸然前去的话,恐怕会有危险。陛下还是等到军队完全掌控了粤省,肃清了敌人之后再去吧!”内阁首相宋杰建议道。 “是啊,陛下!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陛下更是九五之尊,大明帝国的定海神针,更是不能够轻易犯险啊!” “还请陛下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考虑,为自己的安全着想啊!” 其他的内阁大臣们,也都纷纷出言。 很显然,大家都是反对郑龙在这个时候离开大明帝国,前往粤省的。 郑龙摆了摆手:“安全上不用担心,朕去粤省之后,也主要待在羊城。王将军已经攻占了羊城一段时间了,一定将羊城的敌人肃清的差不多了。更何况,近卫师会随同朕一起前往粤省。安全上是绝对有保证的。另外,大明虽然建立起来了,但还远远没有复兴,正值奋勇向前,竭尽全力打败满清的时候。朕身为大明帝国皇帝,理应身先士卒。如果一直待在后方,那像什么话?历朝历代,哪一个朝代的创建者,不是一身戎马?” 在这个问题上,郑龙的态度无疑非常的坚定。 内阁大臣们一看无法说服郑龙了,只得放弃了劝说。 郑龙在目前的大明帝国,有着崇高的威望,他所决定的事,没有人敢反对。他的意志,就是整个帝国的意志。 “大家不用担心,朕会没事的。更何况,太子虽然还年幼,但一定会健康成长的。大明帝国,也算是后继有人了!”郑龙接着说道。 娶了几个妃子之后,大明帝国的储君终于诞生了。尽管小家伙才一个月而已,但长的却很好。为了稳固国本,郑龙已经册封小家伙为帝国太子了。因此,哪怕他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大明帝国也不会因为没有了他这个皇帝而出太大的问题的。就算帝国的大臣和将领们,没有他那样的眼光,不见得能够在本土站稳脚跟。但是,守住香料群岛还是没有问题的。再不济,也能够让大明帝国在南洋继续延续下去。这样的话,郑龙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陛下洪福齐天,一定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宋杰说道。 “陛下是天子,大明的中兴之君,必然得到大明的列祖列宗的保佑的!” 其他的大臣们也都纷纷说道。 郑龙点了点头:“安排一下,从第3舰队抽调一些战舰,准备护送朕和近卫师北上。” “是,陛下!”海军第3舰队司令官陈杰少将回答。 第3舰队在这一战当中,没有捞到什么仗打。但他们维护帝国在南洋的安全,以及帝国的海上利益,一样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的。他们的劳,也同样是不可磨灭的。 之所以要带着近卫师北上,郑龙也是希望能够进一步的加强大明陆军在粤省的军事力量。目前大明帝国在粤省只有3个步兵师,两个步兵师已经在路上了。如果近卫师也抵达的话,那么大明帝国就投入了六个步兵师,超过十一万人在粤省了。这样的兵力,已经算得上是非常雄厚了。打败满清的围剿,完全是没有问题的。甚至于,还能够进一步向粤省的几个相邻省份发起进攻。一旦获得了胜利,大明占据本土的半壁江山,将不在话下。 “对了,重炮旅此次也随同朕一起北上。粤省被大明占据,满清一定会疯狂的。到时候,我们将面临数十万甚至更多的清军的围攻。重炮旅炮火犀利,留在南洋,太浪费了。如此强大的实力,就应该应用到战场上!”郑龙说道。 “是,陛下!”陆军大臣高伟回答。 整个大明帝国陆军,也只建立了一个重炮旅而已。整个重炮旅下辖六个炮兵营,旅部直属的辎重营,警卫营等部队,全旅九千多人。每一个炮兵营,装备了整整24门155毫米重型榴弹炮,全旅共144门155毫米重型榴弹炮。 在这个时代,甚至于在今后十多二十年内,除了列车炮和要塞炮之外,155毫米口径的重型榴弹炮,几乎都是陆军在地面作战当中能够投入的最大口径的火炮了。 这些155毫米重型榴弹炮,都拥有极为强大的威力。一旦在战场上使用,向敌人发起猛烈炮击的话,将具备极为强悍的威力。 以那些清军的战斗意志而言,一旦遭到了大明陆军重炮旅的猛烈炮击,恐怕根本就坚持不了多少时间就会崩溃掉。如果硬要在攻城作战当中,也同样能够发挥出极为强悍的战斗力。毕竟,苦味酸炸药的炮弹,威力巨大。整个满清,恐怕也没有几座城市的城墙能够抵挡得了。 将重炮旅也投入到作战当中,自然是为了确保大明陆军能够在战场上获得胜利了。可见,郑龙对于取胜的信心有多么的坚定。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郑龙回了皇宫,陪伴妻儿。 帝国太子才刚刚满月不久,郑龙已经为他取名叫郑胜了。寓意很明显,就是希望这一次对满清的作战能够胜利。 而郑胜的生母,也被郑龙册封成了帝国皇后。可以说,成为了,成为了后宫之主了。 这自然让其他的妃嫔们非常的羡慕甚至妒忌,但没有办法,谁叫人家先为帝国生下了储君呢? 郑龙也告诫过这些妃嫔们,不准他们将后宫搞的乌烟瘴气,乱七八糟。一旦出现了这样的事,他将严惩不贷。郑龙可不希望,自己的后宫就像清宫剧当中一样,处处是陷阱,步步都惊心。 众多的妃嫔们,自然不敢违抗郑龙的命令了。她们虽然依旧在竞争,但竞争的都是如何讨得郑龙的欢心。至于耍那些阴谋手段,她们是万万不敢的。生怕触怒了郑龙,到时候就算不死,恐怕也会被赶出皇宫。 1889年6月4日,郑龙在坤甸,乘船前往粤省。近卫师和重炮旅的两万多官兵们,也随同前往。第3舰队抽调了三艘‘东万律级’轻巡洋舰和六艘‘甲级’驱逐舰,护送郑龙前往粤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