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江南的宣传,PP在江南算是出名了,每天发生在PP上都有很多有趣的事情。陈景对此倒是不在意,不过很多东西在公司内部流传得很多。 一个叫做邵云金的人本来是公司美工组的,制作出了一套表情图,景辰禀报了陈景,陈景觉得不错,就让景辰做一次PP更新。一经上传,很快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好几家大型也开始制作同样的表情图,倒是给公司带来了好几笔版权费。这也算是公司内部第一次创收了。 这一些费用公司截留了一部分,然后分给了邵云金三十万。 除此之外,基本上都是一些维护的事情,倒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不过现在公司都在憋着一股子劲儿,只要等办公地点弄好,就能给公司创收了,这个小东西会给社会带来惊艳。 天涯,早就租赁了别处党组办公地点,地方也不远,就在陈景家办公楼侧边,这样连重新搭载服务器都用不到了。 有了陈景正确的引导,大约有几千个作者开始试水了。 天涯在国内的流量已经非常高了,前一百名是可以达到的。而且数据还在不断攀升。而注册用户也突破了一百万大关。这东西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有这个数据量已经相当不错了。因为内容特性,注册用户的粘着率相当高,这是其他网站望尘莫及的。 学校之中陈景又推脱不了了。 水木大学的一个老教授忽然造访龙华学院。这一件事情在龙华学院和水木大学都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学术圈也同样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按理说一篇自然论文还不足以让闫究申莅临龙华学院,但是龙华学院最近取得的一些科研成果恰好是老先生所关注的点,所以来龙华学院也正常。 不过低维实验室在龙华算是一流实验室了,但是在老先生眼中,这样的实验室就太了。朱瑞在青年学者之中已经很有名了,关于激光,凝聚态,还有半导体五六篇跨领域的高水平论文,让他变得炙手可热。可是在在闫究申交谈之中,好几次都露出了马脚。 要说成果朱瑞现在并不比闫究申少多少,但是在知识层面,朱瑞却还是差了一筹。闫究申虽然有所疑惑,可是却也认可,有一些成果的出现,并不一定需要知识积累,可能就是来自于偶然。 然而,偶然是不是太多了? 老先生一生从事半导体研究,堪称唯物最为坚定的捍卫者,并不相信这一些东西是偶然。通过高明的谈话技巧,就知道,这一些东西和陈景有关。 这更了不得了啊! 闫究申原本是想看看陈景的,一个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就弄出了这样的成就,闫究申自然是好奇的。可是陈景不在,那也就不强求了。可是听到朱瑞这样说,闫究申想要见陈景的心思就再也止不住了。 最后是查清华亲自找到陈景让陈景去见老先生。 而陈景见到老先生的时候,老先生在礼堂之中开讲座。 讲座的内容是华夏半导体现状。 让陈景惊讶的是,小礼堂几乎坐满了人?这会是行政命令么? 轻声问了问周围的学生,学生也算是知道陈景的,很是荣幸的说道:“这是自发来的。”学校就没有半导体研究项目,学生们应该不会对半导体相关的东西有意思。可是还是来了,不得不说,这一段时间,学风在转变。 据说,学校图书馆准备实行24小时开放。这显然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就算开放也不会有人进去,但是最近的话,还真的有人在图书馆通宵达旦。虽然人数不多。 学校也专门抽出五十万订购一些期刊。 老爷子讲得很好,大师就是大师,陈景不由得佩服了起来。 所有半导体几乎渗透了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一切有控制,一切有电有光的地方都有半导体的存在。 然而很遗憾,我们国家在半导体方面的实力非常弱。 电视电脑的芯片就不说了,不要说制造成品,就是原材料,都不能实行工业化生产。国家上马了好几个多晶硅项目,可是真正高端能用的单晶硅片,都是要进口的,更不用说芯片了,那几乎是百分之百进口的。 说了现状之后,也慢慢谈到了现在的现状。按照现在的进程,在三到五年之中,低端的芯片可以实现国产,但是高端的却不行。 但完全依赖于进口商品的时候,那么就完全没有保障了。 几乎没人离开小礼堂,随之而来的,还有不断加入的人,大家没有座位就老老实实站在后面,站在过道上,打开门,站在走道上。 洋洋洒洒来了三百多人,这已经是最为成的一次讲座了。 讲座完了,查清华就带着陈景跟在闫究申后面。 闫究申回头看了看陈晨,眼神之中多有赞许。 直到走出五十多米,闫究申才点点头:“不错的苗子?有没有兴趣和我去燕京?” 陈景对于这种丝毫不见外的语气表示错愕。怎么可能去燕京? “你那一篇论文就是我帮着送的,当时只是觉得写出不错,我本人对于凝聚态不是很熟悉,所以就没有怎么重视,结果,你那一篇文章倒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 陈景愣了愣神之后,对着闫究申鞠躬:“谢谢老师!” 这算是找到根源了,原来是这位帮忙的。 “倒也不用谢我,如果我早知道哪一篇论文是那样,我就不会给你发了,至少让学校那一些研究凝聚态和激光的老家伙们先看看。” 这是又要截胡么?陈景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就是自己痛恨的一点了。一些完全有知识产权的东西,却时时刻刻要面对别人的截胡,这谁受得了? “那一篇文章发出去之后,我们这边倒没有什么,不过国外已经出现了一些衍生成果。比如紫外激光光源,极紫外光源这一些在激光领域开拓性的成就。相反,在国内却没有这样的成果,你知道为何么?” 陈景摇头。 “就算我们水木,所使用的科研仪器也不是最先进的,都是人家淘汰的,就这,还是废了好大力气花了好大代价才买到的。” 陈景沉默了。 这就是技术封锁最可怕的地方了。当实验室产品始终落后别人的时候,你还指望什么工业化生产可以弯道超车? 几乎是一步慢步步慢啊!而且很显然,那一些国家对于华夏崛起始终抱有忌惮之心! 封锁物资之中军事物资都不算什么,但是精密仪器是绝对封锁的。 “如果你那一个东西让我们先吃透了,再发表,或许会更好一点,也许有人已经发表,让你上不了SNC,但是对于国家来说,是有好处的。要是每一个科研人员都想着上期刊,那么老头子我也不止那么一点论文了。”闫究申笑呵呵说道。 陈景这时候才反应过来一件事。 据说两院院士有着一千多人,这一些都是国内顶尖的科研人员,可是在顶级期刊之中却没有他们的论文,这说明了什么?并不是这一些人资历够了自己晋升的院士,而是他们真的有技术,只是技术留在了国内,没有如同陈景这样发布在期刊上。 “我们买到的期刊,尤其是顶级的期刊,走正规渠道都是过期的。我们订阅的自然杂志,可能还有一个多月才能到校,而真正的期刊什么时候出来的,你应该知道。” 陈景一时心情沉重。 “老爷子,你是研究半导体的?” 闫究申对陈景的称呼感到奇怪,随即点点头。 “我主要负责单晶生长,主要是体单晶方面,当然,我下面的人做基础研究我也有部分参与。” 陈景点头:“原来老爷子是做应用方面的。” 闫究申笑而不语。 陈景却心有所感,老爷子的能力去搞基础研究还是很容易出成果的,但是搞应用,就不容易出成果了。这主要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不是首创,就算出了成果也不会有什么奖励等着他,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国内摆脱国际对国内半导体成品的封锁。对于华夏来说,意义重大。 “在单晶硅方面达到什么地步了么?” “实验室倒是可以生长出纯度六个九的硅单质,可是依旧是多晶体结构。单晶炉方面始终有缺陷。不过多晶硅已经勉强可以生产了。” “表面抛光技术怎么样?” “实验室圆晶片依旧要进口。” 陈景听到这里大约能明白现在国内半导体现状了。 单晶制备是一个难题,单晶抛光是问题,那么光刻集成微晶体管就是笑话,更不要说深加工为电子元件了。从一开始就落后,后续的产品怎么可能成? 先这样搞吧! 不追求一下子一步到位,但是制备实验室级别的圆晶片是可以考虑的。 “如果闫老师能在龙华盘桓几天,学生有一份大礼送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