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朱瑞的震惊

    龙华学院是一个很老派的学院,门口除了保安室还有传达室。传达室的主人姓高,是一个参加过反击战的老人,最后没有留在军中,回到龙华之后,组织给他安排到龙华学院,刚好龙华学院传达室缺一个主任,就给他了。高建国是他的名字,不过大家都叫他高老头。

    高老头主要负责进入学校的登记,还有进入学校的邮件的管理。一年到头,几乎没有请假,兢兢业业,风雨无阻。

    然而在今天,他接到了一封很特殊的邮件。

    邮件上密密麻麻都是英文,信封也不是自己见到过的。

    高老头文化水平不低,就算是水平很低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这么多年,也懂一些。平时除了看门就是去图书馆借几本书在一边看,颇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感觉。

    高建国早上并没有什么事,借了基本新来的武侠小说《射雕》《书剑》,可能是小说过于精彩,所以老人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一辆邮车出现在门口。

    差不多三天左右,就有邮车过来一趟。然后老高就要将邮件整理一下,然后放在各个院系的保险柜之中,然后有人就会来取邮件。

    这一份挺有气势的邮件,高老头真的没有看到过。老头也不是非要看懂,关键是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

    就在这时候,一个学走进了学校。

    “这位同学,能麻烦你帮我看看这一封邮件写了啥?我看不懂啊!”

    这新进门的女生就是茹萍。

    茹萍并不忙碌,早上是上课,下午才去实验室的,所以对于这个请求她很乐意帮忙。

    拿过邮件一看,茹萍只看了看邮寄方就楞在原地了。

    这是自然杂志的回执邮件。

    一般说来,除非稿件被收录之后,才会有这样的回执。

    茹萍强忍着内心的震撼,看了看收件人信息。

    CN,江南省龙华市龙华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材料物理学系2000级陈景先生!

    CN是华夏的国家标志码。

    茹萍强忍着内心的震撼,将信件交给高老头:“高叔叔,这邮件是给理工院物理学系的。”

    “哦,理工院的人这是认识了老外,嗯,外国友人?”高建国停顿了一下。茹萍只是笑笑,并没有说什么,她知道高老头不喜欢外国人。好在龙华学院也没有什么外国人,不会有什么崇洋媚外的思想土壤。

    早上上了一节凝聚态的课,茹萍就早早的去了实验室。

    朱瑞在办公室之中,查看最近的工作进展。让他不是很满意的是,相关的实验方向都没有什么好的成果。

    茹萍手上拿着一些单据,准备让朱瑞签字报销。

    朱瑞看到茹萍眼神有一些恍惚,不由得看了看茹萍报销的单据,都很正常的,签完了字之后,抬头看着自己的学生。

    “你是不是不舒服?”

    实验室的工作强度很大,对于女孩子来说总有那么几天不合适。如果真到了不合适那几天,朱瑞也不会安排她待在实验室里面。

    “老板,我今天早上看到一封邮件,是从英国那边寄来的寄件人是《自然》期刊。”

    朱瑞瞬间楞了一下,然后陷入了沉思。

    龙华学院研究力量稍微强一点的只有自动化控制,然后就是自己的实验室了,不过自己最近可是没有投过什么自然期刊。

    “收件人是谁?”

    “陈景,之前问你借实验室使用的那个人。”

    陈景?

    关于陈景在开学典礼上大放厥词,作为朱瑞这种层次的人,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嘲讽,可是内心之中却觉得对方不知道天高地厚。要是NSC的成果那么容易达到,还要我们这一些人做什么?华夏那么多重点大学,国家级实验室,每年的成果不断,又有多少成果能入SCN的法眼?还是年少轻狂啊!

    近二十年来,全国所有高校和研究所,也只有一百多篇三大期刊的论文!百分之九十是被理工科强势的重点院校包了,其中燕京水木更是占到百分之七十!

    你陈景以为你是谁啊?

    三大期刊唯一一个是英国的,那就是自然期刊。可是在含金量上,却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投稿没有通过,基本上只有一个电子邮件的回复。但是通过之后,却是比较传统的邮件,这似乎是一种贵族式的礼节。

    “前几天陈景借用实验室的时候,我刚好去参加一个气敏材料研讨会。你们知道他是做什么方面的研究么?”

    “陈景说他研究的是ZnO在紫外区受激发射光电特性研究。不过我们不太懂,我和师兄也做过重复实验,可是我们却不知道相关的现象背后的理论。”

    朱瑞皱眉。

    氧化锌在紫外区受激发射?

    氧化锌还有这种性质?

    “你们有相关的氧化锌薄膜么?”

    “有,我们正要进行压电测试。”

    “不用,用来光电测试。”

    朱瑞已经想到了问题的关键。如果陈景真的发现了氧化锌可以在紫外区手机发射,那对于激光技术就是一次重大突破。众所周知,蓝光的GaN受激发射已经差不多是极限了,如果陈景真的发现了氧化锌的室温紫外受激发射,那真的是激光技术的一次巨大突破。

    而更重要的是在激光产业的上游,华夏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朱瑞直接将硅衬底的单层氧化锌薄膜进行紫光区域光电测试。光电测试仪器在紫外区确实出现了强烈的波峰。

    朱瑞顿时呆在原地。

    他忘记了交给自己学生怎么测试材料的光电性能,不同的显示图像意味着什么,因为他一开始就不是研究材料的光电特性,而是研究材料的压电特性和气敏特性,在ZnO领域也算一个有名的学者了。偏偏这个东西被人忽略了,偏偏这被人忽略的地方被人弄出花样了。

    其原因也很正常,因为受激发波段实在太短,真有人研究到这里也会被忽略到。谁能想到这种材料单单对紫外区有反应?

    “看来,你们的小师弟确实弄出了一个了不起的成果。”朱瑞苦笑一声,然后看着自己的两个学生:“不知道你们能不能联系到你们的小师弟,我想和你们的小师弟谈一谈。”

    茹萍点点头。

    陈景接到了翟院长的电话,说论文回执已经到了学校之中。

    这种高级别的论文,审核时间需要很长,这么短时间能通过审核,不仅仅有着私人关系,更有着完成的实验过程,相关的理论,陈景在论文中写得很清楚,而验证的话,通过重复陈景的实验过程很容易就得到验证。

    激光技术毫无疑问是前沿技术,更是世界各国都很关注的技术。主要是随着精度的提高,对于测量的精度越来越高。而激光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在军事领域,这东西非常重要。

    每一次激光技术的突破,都意味着一次变革。

    陈景倒没有想过这一些东西。

    不过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不爽。

    朱瑞不是研究ZnO么,那自己就在这个方面做出一番成果,倒要看看你怎么说?

    你认为是实验器材不够先进,研究条件不是很好,对不起,就算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我也能做出相应的成果!

    我主动找你,就算你是教授,是青年计划中的人才储备,可这个态度也太过于恶劣了吧?

    信件看不看的真的无所谓。真到了自然杂志回寄过来的时候,那时候才是吐气扬眉的时候。不过现在陈景想把这个东西拿给查院长,让他看看,自己的吹过的牛终于是实现了。

    而此时,在燕京。

    闫究申。

    水木大学教授,国家半导体物理实验室负责人,资深院士。

    华夏在材料物理领域不算突出,不过取得的成果确实不错,大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架势。

    当陈景那一片论文被他推荐之后,一些知名的专家开始寻找推荐人,并提出了一些东西。这时候闫究申才发现问题所在。

    陈景的那一片论文算是对短波光致发光产生了革命性的作用,只要能顺着研究下去,实现紫外激光,极紫外激光指日可待。短波激光对于科学的意义非常重要,在半导体制备,光电设备,光学器件等方面都是一次推动。相对而言,陈景所言的紫外探测器都是不值一提的东西了!

    陈景太过于年轻,他的成果老朋友都看不懂,只是让自己帮一个忙,自己就没有朝更远的地方想。还有一个原因,他对凝聚态物理并不是很擅长,而陈景的纳米级薄膜研究已经是凝聚态物理的巅峰研究了。

    而这个研究结论很大的推动了激光的研究,而在这一方面,华夏并不占优势,相关的器材也被限制,想要发展,更是难上加难了。

    当然,闫教授并不怪陈景,毕竟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然而,闫教授觉得可惜,因为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上翻页

菜单

下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