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望着唐文雅远去的身影,于飞的内心却掀起了惊涛骇浪。他本想出来回避一下,却意外的被唐文雅那一番亲切的话语搅乱了心神。

    于飞不是小孩子,简单的几句话,让于飞捕捉到一个令他极为震惊的信息——她并不反对自己和莫雨婷接触,甚至乐见其成。彼此的身份差异如此悬殊,自己真的可以吗?

    当于飞整理好心情,再次回到病房时,已是正午时分。刚一走进病房,一阵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于飞的小腹发出擂鼓般的强烈响应。

    “你怎么才回来?赶紧洗手吃饭。”莫雨婷自然而然的招呼着,但于飞的胸口却如小鹿乱撞。

    “哦,好。”顿了顿又问道:“姚芊芊呢?”

    “她买好饭就回去了。”莫雨婷随意的回了一句,着手将一个个的饭盒打开,摆好。

    于飞走进卫生间,拼命的用冷水拍打着满是淤伤的脸庞,强迫自己恢复冷静。

    心想:我这是怎么了?一定是自己想多了。她们只是怜悯我,同情我,才对我这么好,不要幻想了。当初说好的,默默守护她就好,不能给她带来不幸。

    于飞出来后,莫雨婷又道:“快吃吧,吃完了我和你说说养老中心的事。”

    于飞闻言,摇头苦笑。心想:果然是自己想多了。

    饭后,将一切收拾妥当后,于飞找出笔纸,面朝着莫雨婷肃容正坐,像极了求知若可的小学生。

    莫雨婷不禁失笑,道:“怪一本正经的。那好,我先问你,你知道什么是居家养老吗?”

    于飞茫然摇头。

    莫雨婷不禁泄气的垂了一下脑袋。但随即想到于飞用着古董手机,而且诊所里并没有电脑,便也释然了。又试探着问道:“那你知道敬老院吗?”

    于飞抿着嘴,想了一下,说道:“在我印象中,敬老院和孤儿院差不多。一般是由政府出资兴办和运营,主要是收容一些城镇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老人,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

    莫雨婷点点头,道:“差不多就是这样。敬老院其实又分公办与私营,我们习惯上,把私营的敬老院称为养老院。敬老院由于有政府相关部门直接干预和大力监管,服务质量非常好,一直是老人们最佳的养老处所。而很多私营的养老院,却往往一切‘朝钱看’,服务档次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也是天壤之别,令很多有需求的贫困老年人望而却步。宁可呆在家里独自生活,也不愿意去养老院花钱买罪受。”

    于飞不解的问道:“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如果他们不愿意真心照顾老人,又为什么要开养老院呢?”

    莫雨婷叹息道:“商人逐利啊。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突破2亿!很多家庭变成了4+2+1模式,也就是夫妻二人要同时赡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甚至两个孩子。人老了就要生病,孩子大了要上学,要结婚生子,处处要花钱。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在这么大的压力之下,只能夫妻二人同时上班,才能勉强保证一家人的吃穿用度。

    然后呢,老人谁来照顾?没人照顾。所以,很多商人就看准了这一点,办养老院,专门照顾这些政府不便接管,而子女又无法照顾的老人。当然,价格也不低。

    其实说起来,价格高也是可以理解的。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我国首要问题,但各级政府部门在服务老人这一方面的财政预算却是杯水车薪。目前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大优惠力度和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兴办私营养老院。

    然而,就算是有扶持,兴办一家养老院,对于很多商人而言,还是一个天文数字。

    因此,私营养老院就要保证一定的利润,以便回收投入的资金。

    但不管怎么说,就算价格高了一些,也还是解决了很多的养老问题,确确实实的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不容置疑的。当然,如果他们的服务质量能够再好一些,就更好了。”

    听完莫雨婷这番话,于飞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莫雨婷说的并不多,但这番话,却让于飞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当初的梦想是有多么的幼稚。天文数字,那是几百万?还是几千万?甚至几亿?

    “于飞?你怎么了?”

    于飞回神,情绪有些低落。坦诚道:“虽然我每天和老人们打交道,但这些事,我却从来没有想过。”

    莫雨婷笑道:“那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的走入老年人的群体之中。等你加入了养老中心,你会有更多的体会的。”

    于飞又问:“那居家养老呢?”

    “居家养老啊,简单的说,就是字面意思,让老人居住在家里享受养老服务。只要老人愿意,不管他是三无、五保,还是子女不在身旁欠缺照料,都可以得到应有的照顾。

    尤其对于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享受服务,比去养老院要便宜得多,而且更自在。”

    听到这里,于飞不解的问道:“雨婷,既然居家养老服务这么好,为什么咱们市才开始试点运营呢?能给我详细介绍一下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知道的也并不是很多。我只是听养老中心的徐主任大体说过。

    最近这两年,咱们塘北市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子女也越来越多。这些空巢老人能够自理时,还能帮着带带孩子,可是到了现在,已经有很多老人到了半自理,甚至完全不能自理的程度。

    然而在当今社会,人均消费水平越来越高,物价也在明显上涨。虽然国家一直在积极的宏观调控,但每个普通家庭的经济压力却是越来越大。

    所以呢,这些家庭在无奈之下,只能把老人往敬老院送,可是全市的公办敬老院一共只有一家,有的老人报了名,排队排了一年多,还没等入住,就去世了。”

    于飞痛心的问道:“私营养老院真的那么差吗?宁可孤身一人老死家中,也不愿去私营养老院?”

    莫雨婷抿着唇叹息一声,道:“作为我们中国人,有一样东西,往往比命还重要,就这就是尊严!人老了,失去了劳动能力,失去了子女的陪伴,他们不想到了最后,连做人的尊严都失去了。”

    于飞忿然吼道:“竟然这么过分?那政府不管吗?”

    “政府一直在努力,各种政策、法规、条文不断出台。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

    于飞猛然一拳砸在床上,气愤的说道:“这群黑心商人!如果有一天,我能办养老院,我一定要办一家最有良心的养老院,做给这帮王八蛋看看!”

    看着于飞愤世嫉俗的神情,莫雨婷欣然笑道:“你如果有这个理想,我一定全力支持你。刚刚我和你说的,只是咱们塘北市前两年的客观情况。

    就在今年年初,咱们社区的梁主任去大连走亲戚时,发现他们那里的居家养老服务搞得非常出色,一番了解之下,竟发现全国各地都已大力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而我们塘北市竟然连一家都没有!她当时就动心了,回来后立刻向市里汇报了创办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想法。

    市里得知情况后,积极响应,立刻成立了专案项目组,在梁主任管辖的芙蓉社区改建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梁主任正愁着没有养护员呢,就在那时,已经下岗的徐阿姨因为经济压力,到社区居委会寻求帮助,希望居委会能帮她介绍一份工作。于是梁主任就问她,愿不愿意照顾三无老人?政府可以出钱。虽然钱不多,但也算是一份收入。

    你也知道,在咱们塘北市,年龄大的中年人找份工作是很难的,于是徐阿姨毫不犹豫的答应了。然后呢,没过多久,芙蓉社区就成立了我市第一家居养老家试点服务中心。而且也吸收了一些空巢老人呢。”

    说到这里,莫雨婷的神情顿时有些黯然。

    “怎么了?”于飞轻声问道。

    “我想不通为什么。咱们塘北市的独居老人明明有很多,但愿意来养老中心报名的老人却很少。明明他们都到了需要被人赡养的年纪。”

    于飞犹豫了一下,轻声说道:“雨婷,既然我答应了和你一起做义工,那我们就一起努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倾尽自己所能,为更多的老人献上一份爱心,好吗?”莫雨婷嫣然一笑。“一起加油!”

    看着莫雨婷雀跃的神情,于飞深受感染。那颗冷漠已久的灵魂也跟着雀跃起来。

上翻页

菜单

下翻页